leyu乐鱼放弃“鸡娃”中产父母去泰国陪读
leyu乐鱼放弃“鸡娃”中产父母去泰国陪读在泰国清迈一栋房子里,杜璇的大女儿在给妹妹讲英文故事。“I can not hear,Will you please come over here?”两个女儿均操着流利的美式英语。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开始抓阅读量,像这样相伴读故事的场景,是家里的日常。
这是杜璇一家人从南昌搬到清迈的第六年。两个女儿一个11岁,一个7岁,均就读于太平洋国际学校。她们俩的学费、餐费、杂费加起来一共是12万人民币。如果是在国内读国际学校,这些钱远远不够。
近年来,在泰国就读幼儿园和小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。根据媒体报道,2021年和2022年,清迈的国际学校中,多个年龄段的中国学生年增长率超过200%,一些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达到总数的40%。
跟着这些低龄学生一起去泰国的还有陪读父母们,一些国际学校的周围甚至形成了“中国家长村”。这些家庭在国内大多属于中产阶层。
几位家长都告诉我们,即使加上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成本,在泰国读国际学校的花费仍然要比国内低不少。在国内读不起国际学校的家庭,去泰国就能如愿以偿,将来申请欧美的高校也更容易。
不过,相比欧美,泰国的教育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。同时,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去泰国,就意味着放弃了在国内学习成长的机会,将来的中文水平如何,以及能否适应国内的环境,都是未知数。
目前,泰国有超过180所国际学校,大多集中在曼谷乐鱼官网、清迈和普吉。这些学校的学费比北京、上海同级别学校便宜1/3甚至1/2,质量也并不差。英国九大公学中的哈罗公学、修仕倍励公学(Shewsberry)、拉格公学以及美国的贝赛思等连锁国际学校品牌都在泰国有所布局。
琪琪家户口在北京西城,先生是一家海外房产公司的合伙人,家庭年均收入在100万元以上。琪琪家里原本有北京最好的公立学校机会,但她一开始就把孩子送入了国际教育赛道。还在国内读幼儿园时,老大一个月的学费就在1.3万元以上。她计算了下,北京最好的国际学校,小学阶段一个孩子平均一年的学费就要 20 万元出头,两个孩子的学费、加上住宿、校服等费用,再加上兴趣班、夏令营,一年下来 100 万元都打不住。“生活压力很大。”
换到泰国普吉岛的国际学校后,两个孩子的学费加起来,一年也只有12万元-13万元左右。中学学费一年16万元。用在北京读两年的钱,就能支持孩子在普吉岛国际学校读完中学。
在泰国首都曼谷,第一梯队国际学校的学费在每年12万元到20万元人民币,第二梯队10万元到12万元,第三梯队在10万元以下。清迈国际学校的学费则整体下降一个维度,最高的也只有12万元左右,最低的只有3万元。总而言之,清迈国际学校的学费只有曼谷的1/2甚至1/3。
杜璇一家2016年搬去清迈的时候,图的正是一年花销在30万元左右就能支持两个女儿读国际学校。那时,清迈的中国人还没有那么多。2023年,清迈的国际学校甚至出现了班上一半都是中国学生的情况。
在泰国做国际学校咨询工作的宋雨蔚表示,在泰国的陪读父母大多是中产阶级,也有一小部分高净值人群。他们40%来自江浙沪地区,20%来自北京及北方省会城市,还有约20%是从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国移居过来的中国家庭——家长的事业在国内,觉得泰国离中国更近。
在很多新中产眼里,泰国的性价比还体现在房子等生活费用上:“房子比北京便宜多了,人民币六七千能租到带花园的独栋别墅。”琪琪说。普吉的别墅售卖价也就100万人民币起步。
琪琪一家从北京120平米的房子,直接搬进在普吉岛租来的四居别墅,500多平米,还带12平米的泳池。“生活质量上升了一个台阶。”
霏姐在泰国陪儿子读书已经七年了,是从幼儿园读起的。她还有一个女儿,现在在加拿大读大学。女儿从小就是在北京读的国际学校,后来到高中要准备出国的时候,却还需要补习英语,一年花掉几十万。“除了个别学霸,他们国际学校的同学半数都是需要补课的。”
女儿的经历让霏姐觉得,在国内读国际学校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“语言环境不够。”她强调。来到泰国后,她发现这里读国际学校的很多小朋友都可以用英文沟通交流。“虽然有些孩子带着点口音,但语言环境是比较好的。”
除了学费,兴趣班的费用也低上一大截。在泰国,一对一的钢琴课价格为80元到100元,相对高端的私教马术课收费在160元-200元。霏姐的儿子每天下午两点就放学了之后是各种兴趣班,大部分是免费的,少部分是花钱的。霏姐告诉我们,儿子一年的所有课外班支出加起来大概2万泰铢,差不多4000元。
很多陪读家长自己也看中了泰国的生活,他们大约分为两种人,一种是钱不够,去不了发达国家,第二种是待够了国内大都市,喜欢泰国慢悠悠的节奏。
在国内时,徐女士是一位标准的“鸡娃妈妈”,也会追求学区房,给孩子的课外班排满。老师布置的作业,不管是听说读写还是运动类的,她都会按照要求拍视频发到班级群。如果孩子完成的不好,自己就会很焦虑,甚至动手打过儿子。
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,徐女士第一时间就带着儿子去了泰国清迈。办理入学、定居,俩开启了新生活。现在的徐女士不再一味鸡娃,而是带上儿子周末出游,徒步探寻古寺、看露天电影、去椰林集市。孩子终于可以远离手机屏幕,去亲近大自然,自己也有时间自学画画。“爱孩子,也爱自己。”她在视频中写到。
霏姐告诉我们,来泰国以后,她从来没有见儿子写过作业。她也从不会主动去联系老师或者学校询问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。“老师不找家长的话,证明孩子没什么事。”老师也不会去加家长的社交软件,有事情都是邮件沟通。相比于国内家长与老师的密切联系,这样的沟通方式让霏姐觉得更舒服。
孩子上学后,每天空出来的大半时间,霏姐都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出门闲逛,感受热带的风情与热烈。“这边慢悠悠的,没有国内那么卷。”
在清迈,陪读父母们大多难以找到当地的工作,即使能找到,工资也不高。为了支持孩子读书,陪读父亲们大多会选择炒股、炒期货,母亲则多做自媒体。好在清迈的生活成本不高,经济压力并不大。
泰国不是完全的英语国家。日常生活中难免因不通泰语而遇到麻烦,问路、打车、菜场还价,无可避免。在去泰国陪读之前,杜璇都好多年没碰过英语了。最高水平到大学英语四级。为了孩子,杜璇才重新捡起来。最开始到清迈选国际学校时,她每次跟老师说完英语,回到家都有种发低烧的感觉。“我脑子CPU烧掉了。”
国际学校的活动非常丰富,各国妈妈常常需要准备家乡特色食物作为后援服务。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在学校更受欢迎,经常加班加点制作中式糕点,忙起来一点不比在国内上班轻松。
此外,适应新环境,建立新的社交圈子,都需要耗费不少精力。随着霏姐在泰国生活时间的不断拉长,她越发感受到,这是一个不设限的环境,“你想追求富贵是到不了顶的,想追求省钱也是没有底的,它(泰国)可以让各个阶层的人找到自己的快乐。”而且在这里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会被束缚在房子、车子、孩子教育这种在国内无法避免的社会框架内,“只要离开华人圈,基本就听不到这些内容了。”
霏姐长期在曼谷生活,在她看来,这里的饮食跟国内相比差异不大,外卖也非常发达,生活整体来说十分便利。唯一不太适应的,可能就是泰国人的不靠谱,“时间观念不强,说不定还会被放鸽子。”
让父母们纠结的,还有家庭关系。如果经济状况无法支撑父母二人共同陪读,那么陪读一方通常是妈妈。她们多数放弃了事业,与事业仍在国内的丈夫分居。时间长了,夫妻感情容易变质,孩子也面临父爱的缺失。
然而,陪读家长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泰国,或许是他们国际教育的起点,但绝非终点。95%的人都把泰国当成跳板。
欧美始终是中国家庭留学终极目的地,但留学费用过于高昂。一些负担不起的家庭只能“退而求其次”,先去泰国接受基础教育。全球经济低迷态势下,留学断供频发,家庭抗风险性降低,也影响了部分家庭直接选择欧美。
“泰国就是一条捷径。”泰盛国际集团合伙人孟静雅说道,“直接从中国进欧美名校是非常难的,但从泰国就容易很多。”
宋雨蔚告诉我们,20%到30%在泰国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都有美国国籍。美国没有陪读签证,孩子太小也不可能一个人在美国读书,父母就带着孩子到泰国,先在美资学校接受教育。
琪琪的两个儿子就有美国国籍,在泰国读完国际学校后,拿着国籍在美国读书并没有夸张的费用。先泰国后欧美的路线早早就规划好。
相比泰国,新加坡、中国香港等地的国际学校可能更具竞争力,但费用高,也未必有足够的录取名额。此外,新加坡只给父母其中一位陪读签证,另一位想陪读就需要走投资移民的路线。
在泰国的陪读父母中,有一些明确想让孩子将来申请欧美名校,还有一些只是走一步看一步,先从国内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跳出来、回避高考的压力。
还有一些家庭,孩子已经在国内公立学校读到初中,甚至高一了,但明显能看出学习压力特别大,不是走传统教育的料。到泰国读国际学校,然后申请一个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,比在国内考要容易一些。
但是,杜璇认为,最不适合到泰国读国际学校的家庭,就是孩子在国内考不上高中,想在泰国“少花钱、多办事”的。在自己的祖国用母语考不进前列,换个非母语国家,和从小在国际学校里浸泡的孩子同台竞技,只会“被别人按在地上摩擦”。
相比欧美,泰国的国际教育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,且良莠不齐。国际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师资。泰国的国际学校虽然都声称师资来自英美,但是这些英美教师不是退休后来泰国养老,就是喜欢满世界游历的年轻人。许多年轻老师拖家带口,夫妻双方都在学校工作,小孩可以免费读书。等到在泰国待腻之后,通常夫妻会双双离职,学校一下要换两个老师。
“老师是旅游顺便兼课,讲完就走人。作业爱做不做,上学爱去不去,也不用请假。”一位陪读妈妈说道。
此外,过早留学也会影响孩子的中文水平。霏姐说,她的儿子在泰国从幼儿园读到了五年级,已经无法再回到国内继续读书。“完全跟不上了,思维模式也跟国内不一样。”
不过,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,泰国已经出现第一所中国学制的国际学校,采用与国内同步的中国课程,意在弥补泰国当地国际学校中文教育的不足。